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基建規模在高位的長期運行,錨索作為為常用的重要的工程措施之一,被廣泛的應用于我國的交通、水電、礦山、市政等各個行業,成為工程斜坡加固不可替代的工程措施,為我國的工程建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但是近年來筆者在全國進行工程咨詢時發現,錨索工程事故在工程建設中的比例居高不下,甚至造成有的部門對其采取了敬而遠之的態度。究其原因,雖然錨索事故的原因有多種原因,但其中錨索錨具的不合理選用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這種錨具的不合理選用的因素也是多種原因所致。
1、有些設計人員對錨索的使用缺乏感性認識,甚至有些從事了多年的設計人員,居然不知道現場中的錨索是個什么模樣。這種缺乏現場實踐的技術人員,往往對錨具在現場中的實際應用情況缺乏了解,對錨具組成的各個部分功能缺乏掌握,往往存在不愿深究而只愿套圖的情況發生。
2、有些現場施工的技術人員、監理人員、工人或管理人員,對照圖施工教條照搬,不深究錨具的使用功能,從而導致錨具選用出現問題。而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偷工減料,或以次充好,都助長了這種不良現場的泛濫。
我國生產錨索的錨具的廠家眾多,錨具規格多種多樣。如OVM、QM、YM等型號,且只要是正規廠家,其產品基本上都是合格的,質量過硬的,產品功能基本都是統一的,這也是我國作為制造大國帶來的福利。
一個合格的錨索錨具往往由四部分組成,即夾片、錨具、鋼墊板套筒和螺旋筋組成。其中夾片與錨具主要對錨索張拉產生預應力后進行固定,其后部緊貼于嵌入鋼筋砼結構的鋼套筒,由其提供有效支撐力。而為了提高結構的受力,廠家出品時會在鋼墊板套筒后配置螺旋筋,從而對錨索所在的鋼筋砼結構和錨具進行強度上的有效支撐。
合理的成套錨具使用其實在橋梁等結構中也在廣泛應用,且橋梁工程中的使用往往是正規的,很少出現錨具使用的偏差,這其實也橋梁的重要性和相關人員的責任性體現。而巖土工程中卻往往出現如下問題,這值得我們深思。如
加工的鋼墊板無論是在材料強度、剛度上均不能滿足強大預應力作用下對錨具的有效支撐,往往導致鋼墊板在高預應力作用下受壓出現彎曲變形、壓碎,或在高應力作用下發生剪切破壞;
錨具下部的鋼筋砼中由于缺乏廠家鋼墊板套筒結構的設置,也沒有設置加強受力的螺旋筋,導致砼強度不足而出現框架等反力結構受剪破壞等。
這種由于錨具選用偏差導致錨索病害的案例不勝枚舉,直接導致了很多滑坡、邊坡工程的失敗,這值得我們巖土工程技術人員反思。
其實這個問題解決也很簡單明了,就是應在設計、施工時使用正規廠家的成套錨具即可,只要如同橋梁施工一樣使用正規廠家的成套錨具即可。說的再深一點,只要把巖土工程的質量如同橋梁工程一樣進行溯源追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