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承式錨具的主要優點是錨固過程中預應力筋的內縮量小,即錨具變形與預應力筋回縮引起的預應力損失小,較適合于長度不大的短束。
握裹式錨具錨具比較適用于構件端布設計應力大或端部空間受到限制的情況,它預埋在混凝土內,按需要排布,混凝土凝固到設計強度后,在進行張拉。
夾片式錨具的主要優點是對后張束鋼材的下料長度要求不嚴,成束方便。缺點是錨固過程中內縮量大,預應力筋在錨固端損失大,費用較高,它適用于長度較大的長束。
預應力錨具是先制作構件,并在構件體內按預應力筋的位置留出相應的孔道,待構件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規定的強度(一般不低于設計強度標準值的75%)后,在預留孔道中穿入預應力筋進行張拉,并利用錨具把張拉后的預應力筋錨固在構件的端部,依靠構件端部的錨具將預應力筋的預張拉力傳給混凝土,使其產生預壓應力;然后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漿,使預應力筋與混凝土構件形成整體。
預應力錨具同錨具一樣,一般在工程的建設過程中或者在橋梁施工中用到的比較多,為了可以更好的使用預應力錨具,在對于預應力錨具使用之前需要預先安裝好定位,然后就是澆筑混凝土,埋在混凝土的兩端,也就是波紋管的兩個端頭,是為了張拉時千斤頂的穩定作用而設置的端面。
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施工可以給我們的工作中帶來一定的便利,預應力錨具分為張拉端錨具和固定端錨具兩類,張拉端錨具安裝在預應力筋端部且可以張錨具也稱之為預應力錨具,而固定端錨具安裝在預應力筋端部,通常埋入混凝土中且不用以張拉的錨具,因此我們可以根據我們具體的工作模式選擇正確的安裝方法。